张贵华:一本日记,让他成为社区“大管家”群众贴心人

张贵华:一本日记,让他成为社区“大管家”群众贴心人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2-05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5日14时06分讯(通讯员 汤显睿)张贵华,男,汉族,42岁,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二级警督,2011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鱼洞派出所江洲路社区民警。作为鱼洞派出所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立足社区、扎根社区,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性,认真履职尽责,踏实勤勉工作,截至目前,辖区内未出现一例漏管失控、进市进京非法上访事件。

一双脚板踏进万家门

重点人员管控,对社区民警的意志力和耐心是一项绝对的考验,社区民警形象地把这项工作比作“跑不完的马拉松”。江洲路社区是鱼洞派出所最大的社区,辖区内既有巴县大道、工农坡这样的老城区,也有南城国际、上城时代、金悦湾、巴南印象、河畔名居这样新建的小区,还有金竹工业园区,是鱼洞外来人口最集中、治安状况最复杂、社会矛盾最突出的辖区,辖区内常住人口2万余人,人户分离和暂住人口26000余人,人员成分复杂,各类社会人员进出频繁。

对于社区工作,张贵华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硬性要求,那就是下社区必访!张贵华刚下社区时,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走访10户一般只能敲开1户。为了提升与群众的熟悉率,晚上回到单位、家里,他首先做的就是把走访过的群众再熟悉一遍,防止出现遇到走访过的群众认识他,而他不认识的尴尬情况。

随着他在社区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很多群众都认识了他,也渐渐认可了他。辖区群众在闲暇纳凉时、在邻里交流时经常提起他,在遇到困难时常常想到他。江洲路社区有一位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杨某,除了做好对他的“日点名”,张贵华还坚持每天与杨某的姐姐电话沟通,好及时掌握杨某的病情和日常活动。

起初,病人的姐姐并不配合他的工作,经常以有事在忙等为由拒绝接听张贵华的电话,但张贵华并没有放弃,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沟通、劝导,帮助杨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段时间后,杨某的姐姐终于被他的执着打动,决定好好配合民警的工作,而且逢人便夸:张警官是个好人,他是真心帮助我们!

除了善于与群众沟通,张贵华在日常工作中还特别注重健全完善重点人员工作台账和记录,力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在工作期间,做到对重点管控人员“动知轨迹,行知去向”,加大了巡逻防控力度,确保反恐重点目标单位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绝对安全。同时,加强辖区内重点单位、重要设施、重要部位安全隐患排查,提升单位内部安全防范能力。对辖区吸毒人员、刑释人员等高危人群进行走访摸排,了解他们的家庭、工作、生活情况,及时与鱼洞街道办事处沟通,并和江洲路居委会共同做好日常管控工作,严格落实稳控力量、防范措施,从严、从实、从细做好各项工作,全力实现“七个坚决防止”目标,用最高的要求落实管控工作。

一本日记记录民情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张贵华心系百姓,贴近百姓,把百姓的疾苦当作自己工作的航标。他常自勉的一句话就是“你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才能有你”。为方便社区群众,了解社情民意,他准备了一本日记,工作中随身携带,寸步不离,在日记中记载下群众的点滴要求。大到办理户口、招工入学,小到婆媳不和、邻里纠纷、路灯不亮,他都一一详细地做好记录,并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办,想尽一切办法为群众排忧解难。为此,爱人常埋怨说“家里的事你啥子都记不到,老百姓的事你比哪个都清楚”。江洲路辖区重点管控人员陈某,在部队参军期间因公负伤,被评定为五级伤残,全家五口人租住在一套50多平方米的廉租房里,家庭生活极其困难。

2017年3月,陈某伤病复发去华西医科大学医学院就诊,他的爱人陪同照顾,但陈某的爱人在租住的旅馆内不慎摔倒,腿部骨折,无法行动,一时令全家陷入了困境。社区民警张贵华了解情况后及时向鱼洞派出所所领导汇报情况,并与鱼洞街道办事处协调派专车、专人将陈某夫妇接回鱼洞,陈某夫妇深受感动。在后续工作中,张贵华又帮助陈某申请了困难救助1500元,并与江洲路居委会商定定期发放适当的生活物质救助。

在社区困难群众帮扶工作中,张贵华探索出了一条内部主动、搭建平台、借助外力的方法。辖区居民何某(女),60多岁了,是江洲路社区重点管控人员之一,家中有三名精神病人,爱人患有精神分裂症,两个儿子均患有先天性大脑发育迟滞疾病,三十多岁了只有四岁幼儿的智商,全家仅靠低保为生。了解情况后,张贵华坚持逢年过节自己掏钱购买米、面、油等生活用品送到何某家中,和居委会联系想办法争取各种救济政策,积极策动鱼洞街道办事处解决医药费用。目前何某的病情已好转,两个儿子均已被送往养老医院寄养,费用由鱼洞街道办事处解决。多年前,何某曾不堪忍受生活的压力,多次扬言带着两个儿子自杀,到市、区信访办信访,但通过张贵华同志的不懈努力,帮助何某一家走出了困境,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定期筑起治安防控堤坝

张贵华总说:“社区民警的责任就是维护社区的安全稳定,排除了隐患,老百姓的安全有了保障,我的心也才踏实。”江洲路辖区企业多,外来务工人员多、流动性大,对企业消防安全隐患的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全面掌握社区情况,张贵华对辖区大大小小的单位开展了一次全面的消防检查,每到一个单位他都详细的了解情况,督促、指导检查单位对排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张贵华与同事们一起筑起了治安防控的堤坝,为维护辖区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深入排查辖区风险隐患,严管重点人、事、物,通过加强日常检查、上门走访和业务培训进一步落实旅馆业、加油站、出租房屋等实名制登记制度,确保动态掌控重点人员行踪轨迹,从源头防范风险。在他的努力下,江洲路社区辖区治安环境稳定,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

没有惊心动魄的壮举,也没有声名远扬的战绩,但作为一名基层社区民警,张贵华坚持在自己平凡而又神圣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而又普通的事情,那就是默默无闻的付出和踏踏实实的耕耘。他始终在用一颗对党、对人民、对公安事业的诚挚之心,履行着一名基层民警的神圣职责,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张贵华:一本日记,让他成为社区“大管家”群众贴心人

2021-02-05 14:11:56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5日14时06分讯(通讯员 汤显睿)张贵华,男,汉族,42岁,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二级警督,2011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鱼洞派出所江洲路社区民警。作为鱼洞派出所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立足社区、扎根社区,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性,认真履职尽责,踏实勤勉工作,截至目前,辖区内未出现一例漏管失控、进市进京非法上访事件。

一双脚板踏进万家门

重点人员管控,对社区民警的意志力和耐心是一项绝对的考验,社区民警形象地把这项工作比作“跑不完的马拉松”。江洲路社区是鱼洞派出所最大的社区,辖区内既有巴县大道、工农坡这样的老城区,也有南城国际、上城时代、金悦湾、巴南印象、河畔名居这样新建的小区,还有金竹工业园区,是鱼洞外来人口最集中、治安状况最复杂、社会矛盾最突出的辖区,辖区内常住人口2万余人,人户分离和暂住人口26000余人,人员成分复杂,各类社会人员进出频繁。

对于社区工作,张贵华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硬性要求,那就是下社区必访!张贵华刚下社区时,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走访10户一般只能敲开1户。为了提升与群众的熟悉率,晚上回到单位、家里,他首先做的就是把走访过的群众再熟悉一遍,防止出现遇到走访过的群众认识他,而他不认识的尴尬情况。

随着他在社区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很多群众都认识了他,也渐渐认可了他。辖区群众在闲暇纳凉时、在邻里交流时经常提起他,在遇到困难时常常想到他。江洲路社区有一位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杨某,除了做好对他的“日点名”,张贵华还坚持每天与杨某的姐姐电话沟通,好及时掌握杨某的病情和日常活动。

起初,病人的姐姐并不配合他的工作,经常以有事在忙等为由拒绝接听张贵华的电话,但张贵华并没有放弃,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沟通、劝导,帮助杨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段时间后,杨某的姐姐终于被他的执着打动,决定好好配合民警的工作,而且逢人便夸:张警官是个好人,他是真心帮助我们!

除了善于与群众沟通,张贵华在日常工作中还特别注重健全完善重点人员工作台账和记录,力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在工作期间,做到对重点管控人员“动知轨迹,行知去向”,加大了巡逻防控力度,确保反恐重点目标单位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绝对安全。同时,加强辖区内重点单位、重要设施、重要部位安全隐患排查,提升单位内部安全防范能力。对辖区吸毒人员、刑释人员等高危人群进行走访摸排,了解他们的家庭、工作、生活情况,及时与鱼洞街道办事处沟通,并和江洲路居委会共同做好日常管控工作,严格落实稳控力量、防范措施,从严、从实、从细做好各项工作,全力实现“七个坚决防止”目标,用最高的要求落实管控工作。

一本日记记录民情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张贵华心系百姓,贴近百姓,把百姓的疾苦当作自己工作的航标。他常自勉的一句话就是“你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才能有你”。为方便社区群众,了解社情民意,他准备了一本日记,工作中随身携带,寸步不离,在日记中记载下群众的点滴要求。大到办理户口、招工入学,小到婆媳不和、邻里纠纷、路灯不亮,他都一一详细地做好记录,并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办,想尽一切办法为群众排忧解难。为此,爱人常埋怨说“家里的事你啥子都记不到,老百姓的事你比哪个都清楚”。江洲路辖区重点管控人员陈某,在部队参军期间因公负伤,被评定为五级伤残,全家五口人租住在一套50多平方米的廉租房里,家庭生活极其困难。

2017年3月,陈某伤病复发去华西医科大学医学院就诊,他的爱人陪同照顾,但陈某的爱人在租住的旅馆内不慎摔倒,腿部骨折,无法行动,一时令全家陷入了困境。社区民警张贵华了解情况后及时向鱼洞派出所所领导汇报情况,并与鱼洞街道办事处协调派专车、专人将陈某夫妇接回鱼洞,陈某夫妇深受感动。在后续工作中,张贵华又帮助陈某申请了困难救助1500元,并与江洲路居委会商定定期发放适当的生活物质救助。

在社区困难群众帮扶工作中,张贵华探索出了一条内部主动、搭建平台、借助外力的方法。辖区居民何某(女),60多岁了,是江洲路社区重点管控人员之一,家中有三名精神病人,爱人患有精神分裂症,两个儿子均患有先天性大脑发育迟滞疾病,三十多岁了只有四岁幼儿的智商,全家仅靠低保为生。了解情况后,张贵华坚持逢年过节自己掏钱购买米、面、油等生活用品送到何某家中,和居委会联系想办法争取各种救济政策,积极策动鱼洞街道办事处解决医药费用。目前何某的病情已好转,两个儿子均已被送往养老医院寄养,费用由鱼洞街道办事处解决。多年前,何某曾不堪忍受生活的压力,多次扬言带着两个儿子自杀,到市、区信访办信访,但通过张贵华同志的不懈努力,帮助何某一家走出了困境,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定期筑起治安防控堤坝

张贵华总说:“社区民警的责任就是维护社区的安全稳定,排除了隐患,老百姓的安全有了保障,我的心也才踏实。”江洲路辖区企业多,外来务工人员多、流动性大,对企业消防安全隐患的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全面掌握社区情况,张贵华对辖区大大小小的单位开展了一次全面的消防检查,每到一个单位他都详细的了解情况,督促、指导检查单位对排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张贵华与同事们一起筑起了治安防控的堤坝,为维护辖区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深入排查辖区风险隐患,严管重点人、事、物,通过加强日常检查、上门走访和业务培训进一步落实旅馆业、加油站、出租房屋等实名制登记制度,确保动态掌控重点人员行踪轨迹,从源头防范风险。在他的努力下,江洲路社区辖区治安环境稳定,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

没有惊心动魄的壮举,也没有声名远扬的战绩,但作为一名基层社区民警,张贵华坚持在自己平凡而又神圣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而又普通的事情,那就是默默无闻的付出和踏踏实实的耕耘。他始终在用一颗对党、对人民、对公安事业的诚挚之心,履行着一名基层民警的神圣职责,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