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九龙坡区“最美民警”系列报道②丨“老骥伏枥”向治刚:站好离别前最后一班岗
编者按:
危急关头,有一种挺身而出的担当,让人动容;
风雨之中,有一种无声的守护,让人温暖;
困难面前,有一种坚定的毅力,让人敬佩。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种力量守护我们默默前行;总有一种精神,温润人心、催人奋进。
他们没有最美的面孔,却是人民群众心中最美丽的风景!
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激励引导广大民警、辅警弘扬公安英模精神,今年,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推出第二届“最美民警”故事,讲述九龙公安动人瞬间,展示九龙公安良好形象,引导广大公安民警学习身边楷模,传承榜样精神!
最美档案——
警龄:25年
警种:综合研判民警
警声:“如果没把群众的事办好,对我来说是一种耻辱!”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20日13时12分讯(段婷 实习生 刘义华)一声“向哥”,从派出所喊遍了西彭镇,也从上个世纪喊到了今时今日。
“向哥”很铁骨:从警生涯破案无数,不眠不休奋战16小时,从监控中找到破案关键,还曾跛着脚参与抓捕,为了追逃奋不顾身跳下及胸高的堰塘……
“向哥”也很柔情:春节前夕,他从1264个电话里搜寻线索,最终帮助促成失散半个世纪的姐弟团圆。
“向哥”还很执拗:年过半百自学打字,面对新技术不落伍,总是用不服输的态度带头坚守。
他就是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西彭派出所民警向治刚,一个即将年满60岁、誓言站好最后一班岗的老民警。

“我一定尽力帮你找到!”
从1264个电话里搜寻线索,他让白发姐弟世纪团圆
部队转业后,“向哥”在九龙公安先后担任过内勤、社区、治安、刑侦多个岗位,明年就要退休的他,在25年从警经历里,印象最深的,却是一次团圆。
那是5年前,即将过春节,大家都沉浸欢笑和团年的喜悦中。辖区年逾九旬的退休教师冯德惠,焦急地走进了西彭派出所,要帮远在贵州铜仁的朋友贺女士寻找失散半个世纪的弟弟。
当天正好是向治刚值班,他耐心接待了冯老师。但对方能提供的唯一线索,只有一个地名:“高家坝子”。
在西彭镇工作多年的“向哥”对这个名字毫无印象。赶紧向周边老人打听,才知“高家坝子”是40多年的老地名。
“我和朋友年纪都大了,腿脚又不便,找了好多年都没得消息。要是这次过年还找不着,我朋友这辈子可能就剩下遗憾了……”热心的冯老师叹气道。
“我一定尽力帮你找到!”向治刚回复了这句质朴的话,然后翻开自己的手机联络薄:
“田书记,你们村里几十年前有姐弟失散的情况吗?”
“老吴,‘高家坝子’这个地方你知道吗?”
……
电话薄里,共存着1264个电话号码,八成以上都是向治刚管辖的西彭镇各个村段和社区的居民联系方式——他希望从这1264个号码中找到线索。
不知打了多少个电话后,也不知托人辗转了多少次关系,终于,辖区一家小旅馆老板和向治刚通上了电话:我的姑姑小时候走丢了!
就这样,在向治刚的努力下,跨越500公里的距离,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穿透57年的时光,老泪纵横地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那一刻,“向哥”也湿润了双眼!

“人可以服老,但绝不轻易认输!”
活到老学到老,年过半百执着坚守
“向哥”不仅对百姓柔情,还打得一手“好五笔”,耳聪目明手快,一分钟至少能打30多个字。可谁又能想到:就在几年前,他还是西彭派出所办公系统更新换代后的“老大难”。
派出所电脑配置到位后,考虑到年过半百的“向哥”打字基础几乎为零,所领导“贴心指示”同事要多帮“向哥”代笔记录。
“我最初一分钟,确实最多只能打出一个字!实在是惭愧!”向治刚说,基层派出所任务量大、警力不足,怎忍心“给单位拖后腿,给同事添麻烦?”
于是,他买来一本《五笔字型与文字处理速成》,开始慢慢摸索,自学苦练——终于,熟能生巧!士别两月,“向哥”让同事们刮目相看:一分钟打字30多个!
如今,这本打字“武林秘籍”,仍躺在“向哥”办公室的书柜里。记者打开看时,泛黄的书页里勾勾画画,还夹着不少的笔记和心得。
2016年,向治刚从治安民警调任为刑侦民警,负责综合研判工作,新的岗位涉及很多新知识和新技术,更是新的挑战。
“我‘脸皮厚’,不会的就多问。”回想刚调岗面对的困难,向治刚总是乐观积极地说,自己向年轻民警请教不怕“丢人”,就怕没干好工作,“或许我懂的新技术没有年轻同志多,但论办案经验,我很自信。”
今年,向治刚59岁了,毫不夸张地说,他是在西彭派出所工作时间最长、资格最老的民警,也是九龙坡区分局年龄最大的刑侦民警。
“抓不到嫌疑人,我不服气!”
16小时奋战,从细微处找到关键线索
在自己的人生中,最令向治刚骄傲的,是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兼职”捉了23个逃犯。
那是向治刚担任社区民警的年代,那时,西彭派出所辖区25个村,向治刚管理了11个,对辖区大小情况十分熟悉。
春节时,向治刚分析研判出,部分辖区逃犯可能节前回家,腊月二十九那天,寒风瑟瑟下,向治刚却和同事在逃犯回家必经的堰塘边默默蹲守。
“当时逃犯警惕性比较高,看到我们蹲在那意识到不对了。”慌不择路下,逃犯一下跳到了堰塘里企图逃跑,向治刚没有犹豫,紧跟着跳进了冬季冰冷刺骨的水中,配合同事将男子成功捉拿。

“人上了年龄,可以服老,但绝不轻易认输!”向治刚笑着说,自己身体素质不如以前了,虽已不像当年那样三天三夜蹲守嫌疑人、跛着脚参与抓捕,但他依然坚持值夜班、看监控、寻线索、帮助同事研判案情抽丝剥茧。
2020年底,西彭派出所接到报警,辖区内一企业生产的价值20余万元的成品铝不翼而飞。
由于临近年关,工人工资、供货商的原材料款、工厂日常运转开支都指望着这批成品的回款,报案的王老板显得万分焦急。
向治刚带领两名同事迅速展开工作,但查看视频监控、请求上级支援,一圈工作做完,都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和收获。
同事考虑到向治刚年纪大了,劝他休整一下,但他又毅然走回电脑前,一点一点重新回看监控。
16个小时的奋战后,终于,向治刚从一个不起眼的监控角落发现了线索,原来犯罪嫌疑人是企业员工,长时间分批次从工厂内偷运成品铝,并通过私家车掩人耳目。很快,民警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立即出动警力将其带回调查。
“如果不能保护百姓财产,没把群众的事办好,对我来说是一种耻辱!”这是向治刚曾经说过的话——正是抱着这样的激情和信念,他选择老骥伏枥,站好了离别前的最后一班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