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企业名称对公众造成欺骗拟被停用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企业名称对公众造成欺骗拟被停用

来源:法制网2021-02-27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外发布《企业名称争议处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提出“已登记企业名称在使用中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误解,侵害企业名称权利”等三大情形,企业名称应停止使用。

据介绍,为进一步完善名称救济机制和措施,建立企业名称争议行政裁决机制,拓宽企业名称权利的救济渠道,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制定了《企业名称争议处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办法》提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企业名称应当停止使用:被争议的企业名称属于自主申报登记的,申请人的企业名称在相同相近风险提示中已明确告知的;已经登记企业名称在使用中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者误解,侵害企业名称权利的;行政机关或法院依法认定已经登记企业名称侵害他人其他权利的。

《办法》还提到,认定企业名称应当停止使用的,企业应当自收到企业登记机关的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办理企业名称变更登记。企业办理名称变更登记前,企业登记机关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代替其名称,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逾期未变更名称的,企业登记机关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将其电子营业执照上的名称替换为“**企业名称已被登记机关认定应当停止使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向社会公示。完成名称变更登记后,企业登记机关依法将其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以变更后的名称公示,取消标注。

关于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名称争议问题,《办法》称,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名称争议处理参照本办法执行。另外,《办法》仅用于处理企业名称与名称之间的争议,其他如名称与商标等争议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企业名称对公众造成欺骗拟被停用

2021-02-27 06:05:00 来源: 0 条评论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外发布《企业名称争议处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提出“已登记企业名称在使用中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误解,侵害企业名称权利”等三大情形,企业名称应停止使用。

据介绍,为进一步完善名称救济机制和措施,建立企业名称争议行政裁决机制,拓宽企业名称权利的救济渠道,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制定了《企业名称争议处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办法》提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企业名称应当停止使用:被争议的企业名称属于自主申报登记的,申请人的企业名称在相同相近风险提示中已明确告知的;已经登记企业名称在使用中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者误解,侵害企业名称权利的;行政机关或法院依法认定已经登记企业名称侵害他人其他权利的。

《办法》还提到,认定企业名称应当停止使用的,企业应当自收到企业登记机关的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办理企业名称变更登记。企业办理名称变更登记前,企业登记机关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代替其名称,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逾期未变更名称的,企业登记机关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将其电子营业执照上的名称替换为“**企业名称已被登记机关认定应当停止使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向社会公示。完成名称变更登记后,企业登记机关依法将其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以变更后的名称公示,取消标注。

关于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名称争议问题,《办法》称,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名称争议处理参照本办法执行。另外,《办法》仅用于处理企业名称与名称之间的争议,其他如名称与商标等争议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