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华:一名刑侦技术女民警的“酸、甜、苦、辣”事儿

王丹华:一名刑侦技术女民警的“酸、甜、苦、辣”事儿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1-28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28日14时45分讯(通讯员 汤显睿)2011年,彼时青涩的王丹华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从警以来,她先后获得个人嘉奖4次,分局“优秀共产党员”2次和分局第二届、第三届“十佳女民警”称号,现为重庆市公安局巴南区分局三级警督、刑侦支队技术大队民警。作为一名80后刑侦技术员,她虽然是女儿身,却跟随着男刑警们数次跋山涉水抓捕疑犯、勘查现场;虽然是痕迹检验人员,却带着照相机数次配合法医进行尸体检验工作。

作为公安战线上的一名新兵,她把工作当事业,把责任当己任,她将女性特有的坚韧,融入到刑侦工作当中,在蛛丝马迹中探寻案件真相,在无声战线上尽显刑侦本色,工作的艰辛、案件的历练让她愈加成熟,愈加美丽。 

辣而不惧

初次与王丹华打交道的人,肯定会对她直爽、火辣的性格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80后女孩,说话心直口快,做事干脆利落,工作起来有一股让人佩服的倔强劲头,也正是这种性格,让她能在现堪技术领域专注于现场,理性看待问题,尊重客观事实。作为痕迹检验技术专业的研究生,王丹华在刚被分配到技术室工作的时候,压力很大。因为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领导和同事对她的期望很高,但实际情况是,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本科的差异,她研究的指纹显现方向只涵盖现堪技术领域的一部分内容,专业和警种的差距、理论和现实的差异,让她在刚参加工作时一度感到无所适从。但在她的观念中,别人能做到,自己也必须做到,她从基本功练起,别人可能十几二十分钟就画好的现堪图,她要边学习边摸索花上两三个小时。碰到难解的问题,她就一次次地找到老技术员请教,白天跑办公室,晚上打电话;空闲的时候,她就一遍遍地练习绘画,从画办公室、家里到整个单位的草图、平面图。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自身的摸索和努力,她逐渐掌握了现场勘查的基本功,并慢慢琢磨着把学校所教、课本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平时的工作中去,她在摸索中不断成长,直到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员。几年下来,她已经成为技术室的骨干力量,还当上了科室新民警的老师,带起了学生。

苦而不畏

“干我们这行,就得要吃得了苦、熬得住累。”一位在刑侦技术岗位上耕耘了十余年的老民警说道,对于这句话,王丹华深有体会。帽子、口罩、袖套……为了尽量保证案发现场不被“污染”,最真实的还原案发现场,在开始勘验前,王丹华和她的同事们总要把自己“装扮”得严严实实。每到夏季的几个月份,出完现场的技术员穿得衬衣没有一件是干的,湿了干,干了又湿,一个值班几个现场勘验下来,衣服上都能析出白色盐渍。由于体力和生理的特殊原因,女技术员会比想象得更苦、更累,为了更清楚、更全面地还原现场,在拍取现场图片资料时,王丹华要使用半蹲、跪姿、垫脚尖各种姿势,爬上爬下,来来回回很多次,手不能抖,屏气凝神,照完就跟跑个百米冲刺一样,尤其碰上特殊时期,身体难受却又有口难言,只能咬牙坚持,本想着给男同事多分担一点,但有时候,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从提取到可疑的指纹、脚印、血迹、汗渍等证据,到导入人员信息库,并仔细地逐一比对,工作量巨大不说,还特别地耗神、磨人。有一次她去案件现场,从上午十点多开始工作到凌晨一点多,王丹华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回到家里,累得话都说不出,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恰逢第二天是周末,需要将样本送检,只休息了几个小时,就又赶往工作现场,这样的工作模式,对王丹华和她的同事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酸而不悔

自2011年参加公安工作,6年时间里,王丹华也经历过很多辛酸事儿,其中,既有多愁善感的辛酸也有迫切希望被群众认可的辛酸。2017年元旦的一件盗窃案让王丹华至今记忆犹新,事主是一位腿有残疾的70多岁的五保户,老人辛苦积攒了一年的用来购置年货的低保金被盗了,看到老人生活的困境和遭受的打击,王丹华深深地感到心酸,感到无能为力,临走的时候,她坚持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留给了老人……在出盗窃案现场时,王丹华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事主和围观群众,有些老百姓不信任她,觉得她只是拿着相机做做样子、走走过场,他们觉得技术员们就应该像影视剧中刻画得那样,拿着刷子扫两下,指纹一出,嫌疑人毕现,案件立马破获。而现实情况是,由于现场勘查条件和技术的限制,很多时候可能达不到事主的期望,这种被群众误解、冷嘲热讽的委屈,王丹华这些年经历了很多。其实,作为技术员,王丹华和她的同事们比事主更希望案件通过刑事技术手段来破获,因为这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认真履行职责,迫切希望得到群众的认可。面对这些酸楚,王丹华从未想过放弃,她用一份热爱坚持着她的理想、她的事业、她的追求,这份坚持让她能够以十分之心对待每一个现场,用十分之力比对每一个指纹,用十分之信念追逐每个蛛丝马迹,这是她的职责,也是她的忠诚,因为热爱,所以不轻言放弃!

甜而不骄

    “我们没有冲锋陷阵那种惊心动魄,也没有案件破获后的掌声和鲜花,但我们有通过艰辛和努力换取真相,锁定犯罪嫌疑人为受害者讨回公道的激动与喜悦,”王丹华说。或许女技术员有工作的局限性,但王丹华都尽量用细心、坚韧来弥补,对待每一个现场,都更加认真、更加严格。2014年11月鱼洞发生的一起盗窃案件,是到目前为止王丹华勘查现场提供线索打击犯罪嫌疑人最多,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最大的案子。王丹华和同事来到现场后,发现事主家中被翻得极其凌乱,在勘查了近三个小时后,并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就在这时,现场卧室衣柜上一个没有被挪动的手机盒子引起了王丹华的注意,因为事主一再强调盒子里没有存放手机,而且上面布满灰尘,在正常情况下,这个手机盒是不会被纳入提取范围的,但王丹华不死心,她坚持对手机盒进行了处理,并最终发现了一枚有效指纹。就是靠着这枚差点擦肩而过的指纹,比中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嫌疑人到案后,供出技术开锁盗窃团伙,共打击犯罪嫌疑人5人,破获案件近百件,涉案总价值一百余万元。由于自身的努力和执着,几年勘查工作干下来,王丹华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她并不将此作为炫耀的资本,反将这些荣誉作为激励她前行的动力,激励她在现堪技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脚步也越来越坚定。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王丹华:一名刑侦技术女民警的“酸、甜、苦、辣”事儿

2021-01-28 14:47:18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28日14时45分讯(通讯员 汤显睿)2011年,彼时青涩的王丹华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从警以来,她先后获得个人嘉奖4次,分局“优秀共产党员”2次和分局第二届、第三届“十佳女民警”称号,现为重庆市公安局巴南区分局三级警督、刑侦支队技术大队民警。作为一名80后刑侦技术员,她虽然是女儿身,却跟随着男刑警们数次跋山涉水抓捕疑犯、勘查现场;虽然是痕迹检验人员,却带着照相机数次配合法医进行尸体检验工作。

作为公安战线上的一名新兵,她把工作当事业,把责任当己任,她将女性特有的坚韧,融入到刑侦工作当中,在蛛丝马迹中探寻案件真相,在无声战线上尽显刑侦本色,工作的艰辛、案件的历练让她愈加成熟,愈加美丽。 

辣而不惧

初次与王丹华打交道的人,肯定会对她直爽、火辣的性格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80后女孩,说话心直口快,做事干脆利落,工作起来有一股让人佩服的倔强劲头,也正是这种性格,让她能在现堪技术领域专注于现场,理性看待问题,尊重客观事实。作为痕迹检验技术专业的研究生,王丹华在刚被分配到技术室工作的时候,压力很大。因为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领导和同事对她的期望很高,但实际情况是,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本科的差异,她研究的指纹显现方向只涵盖现堪技术领域的一部分内容,专业和警种的差距、理论和现实的差异,让她在刚参加工作时一度感到无所适从。但在她的观念中,别人能做到,自己也必须做到,她从基本功练起,别人可能十几二十分钟就画好的现堪图,她要边学习边摸索花上两三个小时。碰到难解的问题,她就一次次地找到老技术员请教,白天跑办公室,晚上打电话;空闲的时候,她就一遍遍地练习绘画,从画办公室、家里到整个单位的草图、平面图。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自身的摸索和努力,她逐渐掌握了现场勘查的基本功,并慢慢琢磨着把学校所教、课本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平时的工作中去,她在摸索中不断成长,直到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员。几年下来,她已经成为技术室的骨干力量,还当上了科室新民警的老师,带起了学生。

苦而不畏

“干我们这行,就得要吃得了苦、熬得住累。”一位在刑侦技术岗位上耕耘了十余年的老民警说道,对于这句话,王丹华深有体会。帽子、口罩、袖套……为了尽量保证案发现场不被“污染”,最真实的还原案发现场,在开始勘验前,王丹华和她的同事们总要把自己“装扮”得严严实实。每到夏季的几个月份,出完现场的技术员穿得衬衣没有一件是干的,湿了干,干了又湿,一个值班几个现场勘验下来,衣服上都能析出白色盐渍。由于体力和生理的特殊原因,女技术员会比想象得更苦、更累,为了更清楚、更全面地还原现场,在拍取现场图片资料时,王丹华要使用半蹲、跪姿、垫脚尖各种姿势,爬上爬下,来来回回很多次,手不能抖,屏气凝神,照完就跟跑个百米冲刺一样,尤其碰上特殊时期,身体难受却又有口难言,只能咬牙坚持,本想着给男同事多分担一点,但有时候,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从提取到可疑的指纹、脚印、血迹、汗渍等证据,到导入人员信息库,并仔细地逐一比对,工作量巨大不说,还特别地耗神、磨人。有一次她去案件现场,从上午十点多开始工作到凌晨一点多,王丹华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回到家里,累得话都说不出,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恰逢第二天是周末,需要将样本送检,只休息了几个小时,就又赶往工作现场,这样的工作模式,对王丹华和她的同事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酸而不悔

自2011年参加公安工作,6年时间里,王丹华也经历过很多辛酸事儿,其中,既有多愁善感的辛酸也有迫切希望被群众认可的辛酸。2017年元旦的一件盗窃案让王丹华至今记忆犹新,事主是一位腿有残疾的70多岁的五保户,老人辛苦积攒了一年的用来购置年货的低保金被盗了,看到老人生活的困境和遭受的打击,王丹华深深地感到心酸,感到无能为力,临走的时候,她坚持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留给了老人……在出盗窃案现场时,王丹华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事主和围观群众,有些老百姓不信任她,觉得她只是拿着相机做做样子、走走过场,他们觉得技术员们就应该像影视剧中刻画得那样,拿着刷子扫两下,指纹一出,嫌疑人毕现,案件立马破获。而现实情况是,由于现场勘查条件和技术的限制,很多时候可能达不到事主的期望,这种被群众误解、冷嘲热讽的委屈,王丹华这些年经历了很多。其实,作为技术员,王丹华和她的同事们比事主更希望案件通过刑事技术手段来破获,因为这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认真履行职责,迫切希望得到群众的认可。面对这些酸楚,王丹华从未想过放弃,她用一份热爱坚持着她的理想、她的事业、她的追求,这份坚持让她能够以十分之心对待每一个现场,用十分之力比对每一个指纹,用十分之信念追逐每个蛛丝马迹,这是她的职责,也是她的忠诚,因为热爱,所以不轻言放弃!

甜而不骄

    “我们没有冲锋陷阵那种惊心动魄,也没有案件破获后的掌声和鲜花,但我们有通过艰辛和努力换取真相,锁定犯罪嫌疑人为受害者讨回公道的激动与喜悦,”王丹华说。或许女技术员有工作的局限性,但王丹华都尽量用细心、坚韧来弥补,对待每一个现场,都更加认真、更加严格。2014年11月鱼洞发生的一起盗窃案件,是到目前为止王丹华勘查现场提供线索打击犯罪嫌疑人最多,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最大的案子。王丹华和同事来到现场后,发现事主家中被翻得极其凌乱,在勘查了近三个小时后,并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就在这时,现场卧室衣柜上一个没有被挪动的手机盒子引起了王丹华的注意,因为事主一再强调盒子里没有存放手机,而且上面布满灰尘,在正常情况下,这个手机盒是不会被纳入提取范围的,但王丹华不死心,她坚持对手机盒进行了处理,并最终发现了一枚有效指纹。就是靠着这枚差点擦肩而过的指纹,比中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嫌疑人到案后,供出技术开锁盗窃团伙,共打击犯罪嫌疑人5人,破获案件近百件,涉案总价值一百余万元。由于自身的努力和执着,几年勘查工作干下来,王丹华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她并不将此作为炫耀的资本,反将这些荣誉作为激励她前行的动力,激励她在现堪技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脚步也越来越坚定。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