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最美民警”候选人 王晓峰:群众之事无小事 扎根基层护平安
“把群众说的每件小事记在心上,用心为群众做实事,群众自然会记得你。”这是华岩派出所社区民警王晓峰最常说的一句话。作为部队转业的“军警”,王晓峰舍家忘我,扎根社区、调解矛盾,努力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获得群众们的认可“点赞”。警民鱼水情,在他与群众的关系中,演绎得淋漓尽致。

九龙坡“最美民警”候选人 王晓峰:群众之事无小事 扎根基层护平安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0-13

编者按:

最美民警,因何而美?

美在满腔热血、赤胆忠诚;美在铁肩担当、丹心为民;美在恪尽职守、义无反顾;美在初心不改、无私奉献。

他们忠诚履职,用负重前行换来岁月静好,用栉风沐雨唱响忠诚赞歌,用敬业奉献铸就“最美”人生。

为进一步深化“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更好展示全区民警、辅警风采,今年,由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主办的“最美民警”评选活动拉开大幕,力图讲好九龙公安感人故事,展示九龙公安良好形象,不断争取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迅速在全区公安机关掀起了寻找最美、争当最美的活动热潮。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11日19时09分讯(刘铖铖)“把群众说的每件小事记在心上,用心为群众做实事,群众自然会记得你。”这是华岩派出所社区民警王晓峰最常说的一句话。作为部队转业的“军警”,王晓峰舍家忘我,扎根社区、调解矛盾,努力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获得群众们的认可“点赞”。警民鱼水情,在他与群众的关系中,演绎得淋漓尽致。

进社区开展警民联系会。陈实 摄

勤下段 情系百姓办实事

2017年3月,王晓峰因工作调动来到华岩派出所任社区民警,服务中南村社区、西铁社区,了解社区情况后,他压力倍增。“这两个社区都是老旧社区,户数不多,但位置偏、面积大,人员构成复杂且流动性大,日常管理很有难度。”王晓峰介绍,由于老旧小区没有物业,他不得不每家每户去建立联系。

为尽快熟悉情况,王晓峰每天都往社区跑。辖区内的租户不主动办居住证,他就挨着一家一家去敲门;有的人加班回来已是深夜,他便等到深夜;有人产生抵触情绪,他就耐心地一遍遍解释;去到居民家中,他每次都要强调消防和用电安全;一有空闲便跟老年人拉家常,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为社区居民检查消防安全。陈实 摄

王晓峰总在中南村社区和西铁社区两头跑,有时还在车上放了被子,晚上就睡在车上;社区看他实在太辛苦,便给他腾了一间屋,让他空闲时可以多些休息,王晓峰很是乐意。过了一段时间,王晓峰晚上也不回去了,拿着手电筒到处巡逻,像在社区安了家,这可不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社区担心我因为工作影响家庭和谐,还故意把房间堆满杂物,督促我回家休息。”王晓峰无奈地笑道,“真没他们想的那么严重,我现在还跑得动,晚上巡逻能够及时解决群众的急事,家里通过做思想工作,他们都能理解”。

善疏导 平凡小事暖人心

“我这个儿子怎么办啊,经常不出门,一出门就从外面捡垃圾回来。”一天,中南村社区志愿者黄诗平遇见姜某的母亲,了解到40几岁的姜某性格暴躁、不好交流,一直没找到工作,便建议为其申请低保。在入户了解情况时,王晓峰陪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前往姜某家中。

开门后,姜某一直把自己关在卧室,对所有人都不理不睬。“他有时候脾气很暴躁,我们在厨房煮饭发出一点响动都不得行,要吼我们。”说起自己的儿子,这位70多岁的母亲直掉眼泪。王晓峰一边安慰姜某的母亲,一边让社区工作人员带大家都出去散散步,他想和姜某单独聊聊。

与社区居民拉家常。陈实 摄

耐心等待半小时后,姜某终于打开了卧室的门,看见姜某的状态,王晓峰便察觉到姜某可能患有抑郁症。“我们年龄都差不多,其实你的想法我很能理解……”经过王晓峰耐心的开导,姜某情绪稍微稳定了,王晓峰便与姜某互换了电话号码,让姜某有事情一定找他。

出来后,王晓峰特意去村里和楼栋长提醒大家要多关心姜某:“平时在外面看到他,不要当没看到哦,要打招呼;即使他不理人,我们也要笑嘻嘻的,要让他感受到有人关心他。”一段时间后,王晓峰从社区了解到,姜某的情绪有转变,家庭矛盾少了很多,他很是欣慰。

肯思考 “社区菜市”解民忧

中南村社区和西铁社区老年人较多,有些人闲不住便在附近开荒、种菜;今年疫情期间,村子实行封闭式管理,不少老年人便挑着菜在村里躲着卖,这一切都被王晓峰看在眼里。“现在本来买菜就困难,既然村里有这个资源,为什么不发动群众就在村里买菜呢?”王晓峰灵机一动,有点兴奋。

到社区进行安全检查。陈实 摄

随后,王晓峰便组织开荒的村民在村内摆摊买菜,将摊位间的距离拉开,每天对摊主做好体温测量和场地控制。这个首创的“社区内部菜市场”不仅帮居民解决买菜问题,让开荒的老年人增加了收入,还减小了人员流动,最大程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此外,王晓峰还发动热心群众成立“防疫志愿工作队”,把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代表、楼栋长都组织起来,通过喇叭进行宣传、阻止有人翻墙入村、控制人员流动等,在社区形成“人尽其力”的良好氛围,提高了社区排查效果。

进工厂与负责人沟通。陈实 摄

从警12年来,王晓峰干过不少工作,但他最享受的还是和群众在一起的时光。王晓峰笑着说:“社区民警就像一个‘大管家’,把群众放在第一位,通过自己的工作让大家安居乐业,开起门都敢睡觉,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认可。”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九龙坡“最美民警”候选人 王晓峰:群众之事无小事 扎根基层护平安

2020-10-13 16:32:00 来源: 0 条评论

编者按:

最美民警,因何而美?

美在满腔热血、赤胆忠诚;美在铁肩担当、丹心为民;美在恪尽职守、义无反顾;美在初心不改、无私奉献。

他们忠诚履职,用负重前行换来岁月静好,用栉风沐雨唱响忠诚赞歌,用敬业奉献铸就“最美”人生。

为进一步深化“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更好展示全区民警、辅警风采,今年,由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主办的“最美民警”评选活动拉开大幕,力图讲好九龙公安感人故事,展示九龙公安良好形象,不断争取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迅速在全区公安机关掀起了寻找最美、争当最美的活动热潮。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11日19时09分讯(刘铖铖)“把群众说的每件小事记在心上,用心为群众做实事,群众自然会记得你。”这是华岩派出所社区民警王晓峰最常说的一句话。作为部队转业的“军警”,王晓峰舍家忘我,扎根社区、调解矛盾,努力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获得群众们的认可“点赞”。警民鱼水情,在他与群众的关系中,演绎得淋漓尽致。

进社区开展警民联系会。陈实 摄

勤下段 情系百姓办实事

2017年3月,王晓峰因工作调动来到华岩派出所任社区民警,服务中南村社区、西铁社区,了解社区情况后,他压力倍增。“这两个社区都是老旧社区,户数不多,但位置偏、面积大,人员构成复杂且流动性大,日常管理很有难度。”王晓峰介绍,由于老旧小区没有物业,他不得不每家每户去建立联系。

为尽快熟悉情况,王晓峰每天都往社区跑。辖区内的租户不主动办居住证,他就挨着一家一家去敲门;有的人加班回来已是深夜,他便等到深夜;有人产生抵触情绪,他就耐心地一遍遍解释;去到居民家中,他每次都要强调消防和用电安全;一有空闲便跟老年人拉家常,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为社区居民检查消防安全。陈实 摄

王晓峰总在中南村社区和西铁社区两头跑,有时还在车上放了被子,晚上就睡在车上;社区看他实在太辛苦,便给他腾了一间屋,让他空闲时可以多些休息,王晓峰很是乐意。过了一段时间,王晓峰晚上也不回去了,拿着手电筒到处巡逻,像在社区安了家,这可不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社区担心我因为工作影响家庭和谐,还故意把房间堆满杂物,督促我回家休息。”王晓峰无奈地笑道,“真没他们想的那么严重,我现在还跑得动,晚上巡逻能够及时解决群众的急事,家里通过做思想工作,他们都能理解”。

善疏导 平凡小事暖人心

“我这个儿子怎么办啊,经常不出门,一出门就从外面捡垃圾回来。”一天,中南村社区志愿者黄诗平遇见姜某的母亲,了解到40几岁的姜某性格暴躁、不好交流,一直没找到工作,便建议为其申请低保。在入户了解情况时,王晓峰陪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前往姜某家中。

开门后,姜某一直把自己关在卧室,对所有人都不理不睬。“他有时候脾气很暴躁,我们在厨房煮饭发出一点响动都不得行,要吼我们。”说起自己的儿子,这位70多岁的母亲直掉眼泪。王晓峰一边安慰姜某的母亲,一边让社区工作人员带大家都出去散散步,他想和姜某单独聊聊。

与社区居民拉家常。陈实 摄

耐心等待半小时后,姜某终于打开了卧室的门,看见姜某的状态,王晓峰便察觉到姜某可能患有抑郁症。“我们年龄都差不多,其实你的想法我很能理解……”经过王晓峰耐心的开导,姜某情绪稍微稳定了,王晓峰便与姜某互换了电话号码,让姜某有事情一定找他。

出来后,王晓峰特意去村里和楼栋长提醒大家要多关心姜某:“平时在外面看到他,不要当没看到哦,要打招呼;即使他不理人,我们也要笑嘻嘻的,要让他感受到有人关心他。”一段时间后,王晓峰从社区了解到,姜某的情绪有转变,家庭矛盾少了很多,他很是欣慰。

肯思考 “社区菜市”解民忧

中南村社区和西铁社区老年人较多,有些人闲不住便在附近开荒、种菜;今年疫情期间,村子实行封闭式管理,不少老年人便挑着菜在村里躲着卖,这一切都被王晓峰看在眼里。“现在本来买菜就困难,既然村里有这个资源,为什么不发动群众就在村里买菜呢?”王晓峰灵机一动,有点兴奋。

到社区进行安全检查。陈实 摄

随后,王晓峰便组织开荒的村民在村内摆摊买菜,将摊位间的距离拉开,每天对摊主做好体温测量和场地控制。这个首创的“社区内部菜市场”不仅帮居民解决买菜问题,让开荒的老年人增加了收入,还减小了人员流动,最大程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此外,王晓峰还发动热心群众成立“防疫志愿工作队”,把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代表、楼栋长都组织起来,通过喇叭进行宣传、阻止有人翻墙入村、控制人员流动等,在社区形成“人尽其力”的良好氛围,提高了社区排查效果。

进工厂与负责人沟通。陈实 摄

从警12年来,王晓峰干过不少工作,但他最享受的还是和群众在一起的时光。王晓峰笑着说:“社区民警就像一个‘大管家’,把群众放在第一位,通过自己的工作让大家安居乐业,开起门都敢睡觉,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认可。”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